基地新闻 首页 - 资讯中心 - 基地新闻

见证高校师生的热爱与传承——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1-12-27

本文源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对于年轻的版权学子来说,与全国的同龄人同台竞争,是一次勇敢的自我淬炼的过程。已经举办了13届的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为有志研究版权相关问题的青年提供了平台,让他们在不断追求卓越中完善自我,还见证了高校师生对知识产权事业的热爱与传承。


精心组织遴选优秀作品


本届征文活动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以下简称人大版贸基地)承办,共收稿2459篇,其中包括1654篇本科生论文、805篇研究生论文,共计271所高校参与,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参与省份数量为历年之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副主任李方丽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本次征文活动评选过程分为人工审查和软件查重、专家初评、专家复评环节。人工审查和软件查重环节把与版权内容不相关、文章结构体系不完整及不符合论文行文规范的文章予以剔除;对通过形式审查的论文按照不高于12%的查重率标准进行查重,选出1087篇进入专家初评。初评筛选出的论文隐去作者个人信息后分为17组,各组论文随机分配给评审专家进行背靠背式盲审,专家盲审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每组最终得分的前两名参评特等奖。经初评专家盲审评分后,共有34篇论文进入复评,参评特等奖。由于特等奖是比赛中最重头的奖项,专家复评会召开前,人大版贸基地还将参评特等奖的论文隐去作者个人信息后发给复评专家进行了审读。参与初评、复评的专家均来自全国法学重点高校及法院。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孙山多次担任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比赛评委,今年他明显感受到了评审工作组织与稿件质量方面的进步。评审专家在专属系统中审稿的方式,不仅可以记录评阅时间,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后期核分的效率。将研究生组的分类从单一类别改为分成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两组,更精细的分类可以让评委作出更为科学的评价。


提及本次参赛作品的总体水平,李方丽介绍,与以往相比,论文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合格论文数量占比达到45%。


征文活动得到了高校与地方版权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省份组织了省级征文活动,挑选出优秀论文参加全国征文活动。天津市版权局获本次活动优秀组织奖,天津市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二级巡视员车廷毅介绍,从去年的征文活动开始,天津市版权局便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共同成立天津市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小组,负责对接各高校的相关专业导师,使得每一篇参赛论文都有专业导师指导。今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天津市版权局在天津财经大学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开展“天津市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启动仪式暨专场辅导讲座”,现场观看和网上观看直播的观众累计达5.3万人次。


获得本次比赛特等奖的黄尹暄是南京理工大学民商法研三学生,记者看到,南京理工大学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据黄尹暄介绍,学校一直很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知识产权征文比赛,及时告知大家参赛信息。


知识产权事业在不断传承


在本届征文活动中获特等奖的代晓焜是厦门大学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研二学生,其指导老师林秀芹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代晓焜介绍,此次关于数字音乐时代法定许可主题的获奖文章,选题灵感来源与其参加的林秀芹关于集体管理的课题有关。通过对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变化的研究,代晓焜也在思考:我国是否也面临着类似问题?当前法律制度是如何回应的?面向时代需求的理想制度架构应是怎样的?代晓焜回忆,尽管前期收集整理资料、研究的时间比较久,动笔后反而比较顺畅。而写作的顺利离不开老师在平常进行的学术训练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给予自己的指导。


采访中,记者得知,南开大学教授张玲多年前指导的学生王果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比赛中获得了研究生组二等奖。如今,当年的参赛者王果已经成了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教师,今年王果参与指导的本科生张杨的论文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二等奖。


王果说,当初读研时之所以选择法学尤其是知识产权法作为深造方向,很大原因是被当时教授《知识产权法》的张玲老师的启发式教学以及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所感染。


看着自己的学生投身知识产权教学、司法领域,张玲也非常欣慰。在今年的比赛中,张玲指导的杨天昊同学用法哲学理论分析人工智能生成物定性的论文获得了研究生组一等奖。由于杨天昊本科专业是哲学,为了让他在比赛中发挥长处,张玲从选题阶段就开始指导,建议杨天昊结合自己的哲学学科背景对版权界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


参赛历程让大家收获满满


规范了研究方法、加深了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对自己更有信心……当记者问到参加比赛的收获时,大学生们给出了非常自信的回答。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陈泓月获特等奖的论文是《短视频平台适用“通知—删除”规则的困境与出路》,之所以关注短视频平台,与她平常观看以及制作短视频有关。她提到,研究的过程让自己对于文章主题的认识更加深入。代晓焜也坦言,这次获奖让她对自己更有信心,更积极地投入相关学习中,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对于有志于从事版权研究的青年学子,孙山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付出更多努力:夯实理论基础,才能不畏实践乱象的“浮云”遮望眼;保持对现实的关注,特别是对当下中国现实的关注;培养良好的学术想象力和判断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杨天昊和指导老师张玲在接受采访时仍对得知论文获奖时的兴奋记忆犹新,杨天昊说:“这一次参赛锻炼了我的学术写作能力,拓宽了学术方面的视野。同时,也给予我在克服困难方面的启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更大的勇气和耐心去面对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