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08
阅读提示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版权评估中心(下称“版权评估中心”),刚刚为北京某影视剧制作公司的10部电视剧做了版权评估,估价1.7亿元。以此作为质押,公司将从北京银行中轴路支行获取近亿元贷款,这笔业务可是中轴路支行近年支持文创企业的最大手笔。
版权评估中心与北京银行中轴路支行的合作,正是在当下金融与文化的联姻浪潮中,一个颇具样本意义的案例——金融与文化无缝对接,如何从政策变成现实?文化创意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周转慢,一旦资金断流,应如何补给?向银行借贷,在版权评估的操作中,存在哪些难题?
银行贷款比风险投资有安全感,比社会资金实惠
北京银行中轴路支行,前不久完成了一单业务:为北京佳桐世纪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即将开拍的42集电视剧《枪火》提供1200万元贷款。由上海润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担保,佳桐公司的4部电视剧的收款权作为质押。这里所说的收款权,是版权中财产权利的一种。
《枪火》预计投资超过4000万元,除了企业自有资金、同业公司和电视台投入资金,银行贷款约占30%。“成熟的影视企业,难题不是从哪儿找钱,而是用什么渠道来的钱。”上海润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林励说。
近年来,热钱涌入各个朝阳行业,影视业首当其冲。影视企业融资除了传统的电视台、同业及行业外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和金融资金成为新选择,用吴林励的话说,“过去项目找钱,现在钱找项目。”
“项目资金的多元组合非常重要。”吴林励说。吸纳电视台资金,企业可借用电视台的专业团队对演员和剧本进行评估,对市场进行分析;同业公司的相互投资,有助于影视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快速积累资信,以便尽快上市;而两者又成为销售渠道和市场反应的第一手资料。此外,目前的影视剧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去年获得发行许可证的剧集一万五六千集,而电视台满负荷需求也不过6000多集,同业公司的相互注资客观上有利于分散风险。
但吴林励更为看重的,还是要与银行建立业务联系,通过业务建立起金融信用。
“烧钱”的影视业确实需要建立银行的金融信用。据介绍,两三年前,单集百万元的成本还是“天花板价格”,今天这一数字已很常见。2011年四川电视节的数据显示,制作精良的大剧,单集成本已飙升至150万元。投入高企,成本和风险控制显得更加重要,银行恰恰是风控的行家里手。相比之下,风投额度虽大却可能随时退出,银行资金则稳定又长效,更有安全感;基准利率上浮之后的银行借贷利率才9%多一点,相对利率动辄高出10个百分点甚至更多、利润分成要求更为强烈的社会资金,银行贷款更利于降低经营成本。对于企业而言,银行资金更安全、更高效。
在操作中,如果版权价值难以评估,质押贷款就无法实现
在获取银行贷款的实际操作中,如何为文化创意的版权估值,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也是目前不少文创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中轴路支行中小及小微企业部经理宋晓梅认为,文创企业资产结构以无形资产为主,只能以版权充当质押物。版权相关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等12大类,版权财产权又分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等以及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财产权利等十几类,不同种类的作品对应不同的权利形式,同种作品又呈现出多种权利组合。由于缺少专业的版权评估公司,版权的质押价值难以评估,贷款金额自然无从确定。
版权评估中心的业务负责人曾繁文说,“版权评估的最大难点在于,必须针对具体类别的版权资产的运用方式和特点、成本以及收益等影响因素,逐一分析,这需要深入了解行业背景,广泛搜集同类著作权资产交易数据,审慎选取参数加以分析。”
目前,中国大陆有一些资产评估公司涉及版权评估业务,但版权评估中心是唯一一家专注于版权评估业务的机构。
早在2010年3月,人大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便已开展版权资产评估准则研究。在此基础上,版权评估中心形成了针对文字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动漫作品、游戏作品和计算机软件、戏剧及曲艺作品7种常见作品形式的评估体系。“现在拿来一部作品,我们套入评估体系,很快获得估算价值。”曾繁文说。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