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新闻 首页 - 资讯中心 - 基地新闻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0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成都12月4日讯(记者 郭博文) 12月4日恰逢国家宪法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场了解,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历时6个月,收稿共计1492篇,包括本科生论文906篇、研究生论文586篇,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区,共计234所高校参与其中,经过形式审查、技术审查、专家评审,最终评选产生特等奖论文3篇,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一等奖论文各10篇、二等奖论文各20篇、三等奖论文各30篇,优秀奖论文30篇,优秀指导老师奖20名,优秀组织奖20名。


“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是国家版权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版权局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版权局面向大学生搭建的版权人才培养平台,其定位是激发年轻学子的创新活力,搭建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的版权交流平台,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全社会对版权的关注度。”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在校大学生关注版权动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万紫嫣是此次颁奖仪式上特等奖论文获奖者之一,在获奖代表发言中她谈到,当传统理论遇见充满不确定性的互联网时代,很多判断因受制于新技术而变得缺乏解释力。尤其是当版权面对着快速更迭、不断创新的环境,愈发感受到互联网所带来的结构性变革力量正挑战着、颠覆着传统教科书里的认知。在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研究能力,抓住时代发展的优势,是青年知识产权人的必然选择。
  作为国家版权局长期坚持的“版权进校园”品牌活动,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大学生版权认知水平、发掘高校版权人才、展示高校版权教育实践成果、提升全社会版权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国版权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据悉,为了充分展现在校大学生版权理论研究水平和创新活力,打造全国性人才培养高端平台和大学生学术交流平台,本次征文活动颁奖仪式首次增设学术演讲和交流环节。在主旨演讲环节中,特等奖论文获奖者中国政法大学学生许耀乘,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伟君,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熊琦,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姚欢庆分别围绕“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规制著作权滥用中的适用——以黑洞图片事件为视角”“著作权法中复制与抄袭概念之辨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著作权问题”“版权产业发展带来的法律挑战及应对”等主题进行分享。随后,聚焦当下备受关注的“短视频内容创作与版权保护”和“网络文学IP运营中的著作权问题”等版权热点话题,青年学生、知名学者、资深法官、相关企业负责人从版权理论、司法保护、产业实践等角度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