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7
法学院校如何选?
站在法学殿堂的门前,你是否曾为如何选择心仪的法学院而踌躇?顶尖学府各有千秋,历史积淀、学科实力、国际视野、培养特色……哪些才是你梦想的坐标?这份精心梳理的15所中国法学顶尖名校最新指南,将为你拨开迷雾!从底蕴深厚的“五院四系”,到实力雄厚的综合强校,我们逐一揭秘他们的辉煌历史、卓越成就与独特魅力。无论你志在成为学术大家、实务精英,还是涉外法治人才,这份法学名校简介都是你规划未来、锚定方向不可或缺的参考。开启你的法律梦想之旅,从这里开始!
10所综合类大学法学院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传承了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的红色血脉。法学院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已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2005、2014、2018、2022年四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荣获全国法学院校中唯一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法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2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培养出以首席大法官肖扬、首席大检察官张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共和国杰出法治建设者。
官网链接:
http://www.law.ruc.edu.cn/home/
2.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新世纪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学、知识产权法学等诸多法学二级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凭借梯队合理的法学精英师资团队,北京大学法学院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官网链接:
https://www.law.pku.edu.cn/index.htm
3.清华大学法学院
1999年4月25日,清华大学建校88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法学院正式复建。
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目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自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以来,法学院始终重视学科发展,并于2019年通过“双一流学科”中期评估,获得评估组高度肯定。根据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清华大学法学院排名第31位,位列大陆地区高校法学学科第一名。自2011年首次进入世界前50强以来,法学院已连续12年位列世界前50强之列,特别是由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进入世界前30强,稳定的国际排名充分反映了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官网链接:
https://www.law.tsinghua.edu.cn/
4.武汉大学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教育源于1908年创办的湖北法政学堂。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时,法学院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百年洗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珞珈法律人励精图治,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2017年武汉大学法学学科顺利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历次国内法学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根据2019年度QS全球法学院排名,武汉大学法学学科位列全球第50-100位,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被誉为“珞珈山上的王牌军”。
官网链接:
https://law.whu.edu.cn/
5.吉林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法治人才培养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8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大学法律系改建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经过七十余年的建设和完善,吉大法学学科现已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重镇、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智库、法治文明传承与交流的关键机构。
官网链接:
http://law.jlu.edu.cn
6.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200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法学院,掀开交大法学教育新的篇章。
二十余年来,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院师生同心创业,追求卓越,积极探索强理工科大学背景下法科崛起之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2年起连续十余年进入QS世界大学法学学科百强,2020、2021连续两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法学排名中跻身世界50强(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一)。2022年,凯原法学院在教育部第五轮法学学科评估中取得新的突破,被誉为全国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
官网链接:
https://law.sjtu.edu.cn/
7.复旦大学法学院
复旦大学法学院初创于1929年(法律系),在九十余年的辉煌历史中,法学家群星璀璨,王宠惠、张志让、梅汝璈、杨兆龙等著名法学家都曾在复旦执教,形成了复旦法学特有的精神特征。后虽几经改组与调整,但依然薪火相传。1981年恢复法律学专业,1983年重建法律系。2000年11月在原法律系基础上正式组建单一学科的法学院。
目前,法学院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复旦学术生态,聚力量,建平台,拓贤路,扩格局,凝炼学科创新特色,建设师生理想家园,正加快法学院发展的步伐,努力提升复旦法学院在国内和国际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官网链接:
https://law.fudan.edu.cn/
8.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45年的浙江大学法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国立浙江大学成为单一的理工科大学。1980年,原杭州大学重建法律系,原浙江大学在1995年设立国际经济法系。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四所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随即组建成立了新的浙江大学法学院。2006年9月,香港光华教育基金会向浙江大学捐赠,支持建设“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于2007年4月20日成立,是年秋天,迁址于百年老校园——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光华法学院围绕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国际化、交叉性、社会服务为目标特色,建设之江校区“学术驿站”,努力与学校同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法学院行列。
官网链接:
http://www.ghls.zju.edu.cn/ghlscn/
9.厦门大学法学院
厦门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办高等法学教育的院校之一,1926年6月正式设立法科。
厦门大学法学院始终秉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民主建院,学术立院”的方针,发扬“严谨治学,求是创新”的学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成为中国法学教育的重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国家法治人才培养、法学昌盛、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法学学科位列全国A类学科。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位列A类,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认定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之一,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列前10%。
官网链接:
https://law.xmu.edu.cn/
10.四川大学法学院
四川大学法学院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可追溯至1906年四川总督锡良创办的四川法政学堂。1912年四川法政学堂发展成为四川法政学校,1914年更名为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7年成为公立四川大学的法政学院。1933年国立四川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法学院包括法律系、政治系和经济系。1952年下半年院系调整,四川大学法律系并入新成立的西南政法学院。1983年国家教委批准恢复筹建四川大学法律系,1984年四川大学法律系正式恢复,同年开始重招本科生。1998年底,国家教育部决定将四川联合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法学院这一名称又重新恢复。2021年,四川大学决定成立律师学院,挂靠法学院。
法学院恢复招生至今,为国家建设培养和输送法治人才3.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6098人,硕士生8485人,博士生443人。
官网链接:
https://law.scu.edu.cn/
5所政法类大学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官网链接:
https://www.cupl.edu.cn/
2.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教育部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院名,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西南政法大学。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司法部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联系点、中央网信办网络立法联系点。
官网链接:
https://www.swupl.edu.cn/
3.华东政法大学
从苏州河畔到佘山脚下,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3年,松江校区建设启用。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多年来,华政人遵循“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官网链接:
https://www.ecupl.edu.cn/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于1953年5月分别成立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9月,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1971年12月,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5月26日,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官网链接:
https://www.zuel.edu.cn/
5.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肇始于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现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全国法学高等教育“立格联盟”成员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全国,形成了“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老延大优良传统,铸就了“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凝练了“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培养了20万余名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官网链接:
https://www.nwupl.edu.cn/
探索十五所法学重镇的旅程至此暂告一段落,但属于你的法律征途才刚刚启航。每一所殿堂级的学府,都不仅是知识的熔炉,更是法治精神与职业理想的塑造之地。这份汇聚历史荣光与时代锋芒的指南,希望能为你照亮前路,助你在浩瀚的法学星河中找到最契合自己光芒的坐标。选择,意味着责任的开始;启程,承载着法治的未来。无论你最终心归何处,愿这份积淀深厚的智慧图谱,成为你筑梦法治中国的坚实基石。勇敢迈出选择的第一步,你的法律传奇,正待书写!
欢迎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大学2025“未来法学家”夏令营!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未来法学家”夏令营更多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BtjtkKoI_XCMOKp6R622Ow